最新公告
  • 欢迎您光临种子荟范文网,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。欢迎加入VIP
  • 《落花生》教学设计

    正文概述 醉学网   2025-10-03 21:27:54  

    《落花生》教学设计

    《落花生》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。这是一篇叙事散文,全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

    《落花生》教学设计1

    教学目标

    1、能正准认读本课含有生字的词语。

    2、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语和对比的方法,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,学习花生朴实无华、默默奉献的品格,体会出做人的道理。

    3、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写法,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。

    教学重点、难点

    重点:

    1、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,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,进而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。

    2、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写法,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。

    难点:

    理解“父亲”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。

    教学用具

    多媒体课件

    课时安排:一课时

    教学过程

    一、谜语导入:质疑笔名,引起疑问

    1、同学们,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(课件出示:“根根胡须入泥沙,自造房屋自安家,地上开花不结果,地下结果不开花。”)谁能猜出这是什么?(生猜)

    2、对,是落花生。(老师板书:落花生 出示落花生的图片)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有关花生的资料,谁来介绍一下它?指名介绍花生。

    3、“落花生”不仅仅是种农作物的名字,还是我国著名作家、学者许地山的笔名呢!你对这个笔名有什么疑问吗?

    4、指名回答(好端端的一个人,干嘛起个落花生的笔名啊?)

    5、问得好!今天这节课,我们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(板书课题)。请大家齐读课题。咱们看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笔名的含义,同时还要看看,这篇著名的散文到底好在哪?

    二、检查预习:找准起点,夯实基础

    过渡:课文都预习过了。有信心把课文读对读顺的,请举手。(学生举手示意)呦,都有信心,那我就考考你们。

    1、请看第一题。(课件出示两行词语:半亩 茅亭 榨油 分辨 ; 吩咐 尝尝 便宜 石榴)指名读一人一行,第二个同学读第二行时,其他同学注意听,看看他们读的这四个词,读音上有什么特点?

    (1)指名生读。

    (2)这四个词读音上有什么特点?

    (3)师总结:这四个词语的末一个字都是轻声,师范读、

    (4)生齐读。

    2、请看第二题(幻灯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)。谁来读读这段话?

    (1)生读。

    (2)师评价正音,(课件中“空地”“开辟”“种花生”“买种”“播种”五个词语变为红色),这个词(指“播种”)有点疑问,在这儿应该读什么?

    (3)师引导学生弄清读音后齐读。

    3、请看第三题,比较朗读这两个句子,你发现了什么?(课件出示: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。我们家的后院有半亩空地。)

    (1)生自由读句子。

    (2)生谈发现:前面的句子用的是“后园”,后面的句子用的是“后院”。

    (3)师引导学生弄清“院”和“园”两者的区别。可见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啊!

    三、略读“种”“收”:引导发现,主动求知

    1、(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)。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,读着读着,哪个词,突然就跳进你的眼睛里了?

    2、生回答。

    3、为什么要用“居然”这个词呢?

    (1)收获了,他的家人事先想到还是没想到?

    (2)没想到,所以用居然。为什么就没想到呢?别着急回答,看你们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找答案。

    (3)生交流答案。

    (4)师引导并小结:又是荒地,又是第一次种,没经验,结果种出来了。意外不意外?心情如何?意外的高兴用个词叫什么?

    (5)指导朗读。

    ①谁能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。(一生读)

    ②谁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?你有什么建议吗?

    ③生再读。有进步就值得表扬,掌声鼓励一下!

    ④让我们带着惊喜的心情一起读一读。

    4、最后一句读后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?提示一下,标点符号。

    (1)指名生答:发现“买种,翻地,播种,浇水”它们之间是逗号,而不是顿号。

    (2)师点拨: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。如果想要表达语气舒缓、时间较长的感觉,就用逗号。如果你们在写作时有这样的需要,并列词语之间也可以用逗号。

    5、这一段话,寥寥数语,就交代了种花生、收花生两件事。(板书:种 收)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,看看除了这两件,还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?

    (1)生回答:尝花生 议花生。(板书:尝 议)

    (2)经过刚才大家的寻找,发现种花生、收花生、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,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。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?

    (3)生回答。

    (4)师点拨:重点的部分,作者写的--详细具体,而次要的部分作者写的--简略,这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写作特点--主次分明、详略得当。(板书:主次分明)这样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?

    (5)生答师引导,让学生懂得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,也得分清主次,主要的详写,次要的略写。

    四、精读重点:质疑问难,变教为学

    过渡: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,看看那天晚上一家人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。

   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-15自然段,有疑问的地方打个“?”。

    预设(一)为什么天色不大好,可是父亲也来了?

    1、父亲回家那不是应该的吗?问题在哪儿?

    2、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,对不对?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。猜猜这是为什么?

    3、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,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?

    4、生交流。

    5、(课件出示背景简介)大家不了解背景,我简单的介绍一下: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,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,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,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,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。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,所以说--实在难得。

    6、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。

    过渡:是的,父亲和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的母亲-样爱孩子。你还有什么问题吗?

    预设(二)父亲说,花生的好处很多,有一样最可贵。这个可贵指什么?

    1、(课件出示温馨提示:1.先围绕问题默读第10自然段,边读边勾画,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批注在旁边。2.写完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,说说自己的看法,听听别人的意见。(生默读课文,勾画批注。)

    2、交流

    (1)生读句子:“它的果实埋在地里,不像桃子、石榴、苹果那样,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,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……”

    (2)你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?

    (3)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,扯上桃子、石榴、苹果干什么呀?

    (4)桃子、石榴、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,就是在炫耀吗?父亲其实是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、石榴、苹果干什么?用直线和曲线分别标出描写花生和桃子、石榴、苹果生长特点的词语,标好后,对比着读一读,这样对比有什么好处?

    (5)师小结并指导朗读: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,可是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:朴实无华、默默奉献。(板书: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)这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。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,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。

    (练习读,指名读,教师范读,齐读。)

    五、深化主题:品词析句,深刻体悟

    过渡:课文读到这里,孩子们,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?

    1、生回答:不是,是在讲做人的道理。

    2、哪句话明白地告诉我们,在讲做人?

    3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?其他同学是怎样理解的?

    4、少年许地山也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,他说--(课件出示:“人要做有用的人,不要做只讲体面,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。”生齐读。)

    (1)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?(一生读)

    (2)什么是体面?

    (3)讲体面有没有错?

    (4)讲体面并没有错,关键是不能--只讲体面。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--

    ①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?

    ②能举个例子吗?哪些人是有用的人?

    ③师小结:刚刚大家说了不少,其实在我们的`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看似不起眼,但是都对这个社会有用。我们做人就要做--有用的人。不要做--

    只讲体面,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。(师生合作)

    ④师补充:老师也想举个例子(课件出示许地山的资料)。这个人,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,不抽烟不喝酒,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;在香港大学任教时,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;抗日战争时期,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,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。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,他有献身精神,对于名利竞逐,极其恬淡。他就是本文的作者--许地山。他曾说--(课件出示, 生齐读:我要做花生一样淳朴的人、有用的人,我要为中华而付出,为中华而奉献。)

    5、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“落花生”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?指名生回答。

    6、总结写作方法:这篇文章谈沦的是落花生,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,这种写法叫--借物喻人。(板书:借物喻人)这篇课文,作者借落花生告诉我们--人要做有用的人,不要做只讲体面,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。本组课文都是以“生活中的启示”为主题,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都是学问啊!

    六、布置作业:读写结合,读活用活

    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段落。

    2、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,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?试着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。

    《落花生》教学设计2

    教学目标:

    1.认识“亩、吩”等5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便”,会写“亩、播”等8个字,会写“播种、浇水”等6个词语。

    2.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,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。

    3.理解父亲借花生告诉“我们”要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,不要做只讲体面,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。

    教学重难点:

    1.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字词的理解,了解花生的特点和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,弄清课文的主次。

    2.难点是想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,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及其所蕴含的道理。

    教学准备:

    1.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常识的资料。

    2.教师准备落花生和其他果实的图片资料、文字资料和生字卡片。

    教学课时:2课时

    教学过程:

    第一课时

    一、导入新课,激发兴趣。

    1.出示谜语:“根根胡须入泥沙,自造房屋自安家,地上开花不结果,地下结果不开花。”谁能猜出这是什么?(板书课题。)

   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花生的理解(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)。

    2.导入新课。出示落花生的图片,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“落花生”。本文的作者有一个笔名叫“落华生”,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?今天这节课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,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。

    二、初读课文,扫清字词障碍

    1.疏通字词。

    (1)要特别注意

    ①正音:“榨”是翘舌音,读zhà,不读zà;“空地”的“空”读第四声;“吩咐”的“咐”和“便宜”的“宜”在文中读轻声。

    ②写字:“慕”的中部是不要多写一横,不要写成“目”,下部不要少写一点,不要写成“小”;“亭”下面是“丁”,注意不要写成“子”;“吩咐”都是“口”字旁;“亩”和“播”都有一个“田”字。

    排火车读生字:亩(mǔ)播(bō)浇(jiāo)吩咐(fēn fu)亭(tíng)榨(zhà)慕(mù)矮(ǎi)

    (2)新词理解。

    吩咐:口头指派或命令。

    爱慕: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。

    体面:(相貌、样子或穿着)好看;有气派。

    2.自由读课文。(提出要求: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不丢字,不添字,长句子注意停顿。)

    三、再读课文,整体感知。

    1.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。

    2.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,理清课文脉络。

    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?(课文以“落花生”为题,写了一家人种花生、收花生、吃花生和议花生的事。)

    (1)朗读第1自然段,思考: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?

    (写种花生、收花生。)

    (2)朗读第2自然段,思考: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?

    (母亲提议过收获节,并做了准备。)

    (3)整体感知课文内容(事情发展顺序):

    a.课文先写(种花生、收花生),再写(吃花生),最后写(议花生)。

    b.概括每部分内容。

    第一部分(第1自然段):写种花生、收花生。

    第二部分(第2自然段):母亲提议过收获节,并做了准备。

    第三部分(第3—15自然段):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,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。

    第二课时

    一、复习旧课,导入新课。

    1.指名朗读生字、新词,检查生字、新词掌握情况。

    2.复习旧知:

    齐读课题,回忆课文内容,想想课文围绕“落花生”写了哪些内容?

    3.导入新课:

   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,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花生的特别。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,感受花生的特点及爸爸借花生告诉“我们”什么道理。

    二、品读感悟,体会情感。

    1.默读课文,哪一部分是详写?哪一部分是略写?(议花生是详写。)[

    思考:收获花生后,全家人的心情怎样?(抓住“居然”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、欣喜。)

    2.讨论:花生的特点是什么?

    (1)自由读,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。

    答:花生味美、可以榨油、价钱便宜。(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。)

    出示第10自然段,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。

    ①填表助学,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:

    (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)

    花生、桃子、石榴、苹果

    位置埋在地里

    种子荟范文,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!
    种子荟范文 » 《落花生》教学设计